shark是什么牌子| 左行气右行血什么意思| 低血压食补吃什么最快| 限高是什么意思| 种牙好还是镶牙好区别是什么| 儿童肚子痛挂什么科| 为什么会得肾构错瘤| 幽门螺杆菌感染吃什么药| 胃疼能吃什么水果| 谨遵医嘱是什么意思| 阴虱什么症状| 粉黛是什么意思| 脚痒用什么药膏最有效| 为什么洗澡后皮肤会痒| 伪娘什么意思| mr是什么| 银色是什么颜色| 酸是什么| 礼物送什么| 脆哨是什么| 吃牛肉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苯海拉明是什么药| 什么是| 孔雀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月经来了有血块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什么意思|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牛肉炖什么好吃又营养| ssg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家庭教育| 吃什么补钙| 喝山楂泡水有什么功效| 酸菜鱼是用什么鱼| 什么里什么间| 过敏性皮炎吃什么药| 10.17是什么星座| 碳酸氢钠是什么添加剂| 扁桃体发炎严重吃什么药好得快| 湿气重吃什么药| 重塑是什么意思| 宫颈炎盆腔炎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夜叉是什么| 今天什么日子| 纯洁是什么意思| 乙肝五项15阳性是什么意思| PT医学上是什么意思| 心病有什么症状| 湖蓝色配什么颜色好看| 芦荟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用脚尖走路有什么好处| 空白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石桥| 医保定点医院是什么意思| 夜来非是什么意思| 黄体破裂什么症状| 血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嘴巴里面起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掉睫毛是什么原因| 葡萄球菌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手淫是什么意思| 剧透什么意思| 梦见蛇在家里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薄有什么影响| 甜不辣是什么| 日可以加什么偏旁| 肌无力挂什么科| 来事吃什么水果好| 什么的精神| 梦见脱发是什么征兆| 猛虎下山是什么意思| 丁火是什么火| 便秘有什么症状| 火龙果什么时候吃最好| 身体乳有什么用| 十余载是什么意思| 鼻子两侧毛孔粗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舌头锯齿状是什么原因| 夏天适合喝什么养生茶| 夏天能干什么| 喉咙痛不能吃什么东西| 5月23号是什么星座| 喝牛奶放屁多是什么原因| 强的松是什么药| 女人胸疼是什么原因| 口臭什么原因引起的| 精益求精下一句是什么| 男性尿路感染吃什么药| 头疼想吐吃什么药| 熠熠生辉是什么意思| asic是什么意思| 军长什么级别| 破处什么感觉| 老凤祥银楼和老凤祥有什么区别| 君臣佐使是什么意思| 中线是什么意思| 经常发低烧是什么原因| 补血吃什么药最快最好| 7月8号是什么日子| 左下眼皮跳是什么预兆| 儿童内分泌科检查什么| 为什么一直打哈欠| 情商是什么| 来例假不能吃什么东西| 阑尾炎可以吃什么东西| 胃糜烂要吃什么药| 怎么看微信好友什么时候加的| abo溶血症是什么| 89年的属什么| 狗狗感冒了吃什么药| 7月24是什么星座| 右眼皮跳是什么预兆女| 夏至要吃什么| 胃疼恶心吃什么药效果好| 哺乳期可以吃什么消炎药| 天伦之乐是什么意思啊| 大小周是什么意思| 5月10日是什么星座| 白带发黄粘稠是什么原因| 一级法官是什么级别| 补血补气吃什么最快最好| 生意兴隆是什么意思| 椁是什么意思| 早餐吃什么不升血糖| 什么样的生活| 阴茎不够硬吃什么药| 什么球不能拍| 肠腔积气是什么原因| 审计署是什么级别| 婚检男性检查什么| 痛经挂什么科| 酵母样真菌是什么意思| 鸣是什么家禽| 后背一推就出痧是什么原因| 蜈蚣为什么不能打死| 诸事不宜什么意思| 行尸走肉什么意思| 什么是亲子鉴定| 眉毛长白毛是什么征兆| mandy英文名什么意思| 为什么来我家| 五戒十善是什么| 海洋中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互联网是干什么的| 八面玲珑什么生肖| 吃红枣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低烧挂什么科| 青牛是什么牛| 鱼油什么时间吃最好| 喝红枣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撩 是什么意思| 桂枝茯苓丸治什么病| 什么发型好看| 工作单位是什么意思| 陈百强属什么生肖| 脚发胀是什么前兆| 上午10点半是什么时辰| 双歧杆菌三联和四联有什么区别| 吃龟苓膏有什么好处| 胸闷喘不上气什么原因| 血红蛋白低吃什么| 须眉什么意思| 二聚体偏高是什么原因| 头皮脂溢性皮炎用什么药| 吃维生素b12有什么好处和副作用| 烟火气息是什么意思| kb什么意思|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什么原因| 例假血是黑色的是什么原因| 天秤座男生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怀孕皮肤变差什么原因| 痛风不能吃什么东西| 头皮屑多是什么原因怎么去除| 650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藕粉是什么颜色| 稠是什么意思| 阿达子是什么| 胆固醇偏高吃什么好| 膑是什么意思| 空调睡眠模式什么意思| 梦见和死去的亲人说话是什么意思| 毛滴虫病是什么病| 今天生猪什么价| 肚脐连着什么器官| 天牛吃什么食物| 家父是什么意思| 爱钻牛角尖是什么意思| 补气吃什么食物| 梭形是什么形状| 12月21日是什么星座| 因缘际会是什么意思| 什么的小船| 霖五行属什么| sage什么颜色| 碱性磷酸酶是什么| 什么是自慰| 白球比偏低是什么意思| 咳嗽喉咙痒吃什么药| 夏天什么颜色最防晒| 刷酸是什么意思| 啃老是什么意思| 羊水偏多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感冒黄鼻涕吃什么药| 黄瓜敷脸有什么效果| 摧枯拉朽是什么意思| 益生元和益生菌有什么区别| 缓释是什么意思| 上海有什么烟| 生理年龄是什么意思| 股癣用什么药| 身体发热是什么原因| 孕期便秘吃什么通便快| 96年什么命| 绿松石有什么功效|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经期头疼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吃什么能减脂肪肝| 乳腺结节不能吃什么食物| 公斤的单位是什么| 985大学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五塔标行军散有什么功效| 什么情况下做试管婴儿| 吃芒果不能吃什么| 举案齐眉是什么意思| 黄斑前膜是什么病| 用什么方法治牙疼| 免冠照什么意思| 舅舅的爸爸叫什么| 什么是肝癌| 减肥用什么好| 鲮鱼是什么鱼| 多囊肾是什么病| 冷都男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东西排酸最快| apart是什么意思| 一个口一个且念什么字| 吃什么有助于骨头愈合| 姑妈的老公叫什么| 劳伦斯属于什么档次| 什么人容易得白血病| bape是什么品牌| 凡士林是什么东西| 月经黑红色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职业暴露| 老梗是什么意思| 血压高不能吃什么食物| 0n是什么意思| 唇系带断了有什么影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吃什么药| 70年产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电瓶车什么牌子好| ad和d3有什么区别| 地笼捕河虾用什么诱饵| 面部神经挂什么科| 女人为什么会来月经| 1942年属什么生肖属相| 平肝潜阳是什么意思| 1130是什么星座| 黄桃什么时候上市| 生育险是什么| 万岁是什么意思| 奠是什么意思| 穿刺活检能查出肿瘤是什么性质吗| 百度

广东湛江:千人徒步宣传禁毒

[zhuāng zǐ]
百度 原标题:安徽黄山至千岛湖、池州至祁门两高速设计获批近日,溧阳至宁德国家高速公路黄山至千岛湖安徽段及德上高速池祁段初步设计双获交通运输部批复,计划均在今年开建。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展开3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一说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 [71],一说为山东菏泽东明,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 [72]人。 [67-70]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2]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3] [5]
别    名
庄子
子休(亦说子沐)
南华真人
所处时代
战国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宋国蒙邑 [5] [62]
出生日期
约 公元前 369年
逝世日期
约 公元前 286年
主要成就
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创立哲学上的庄子学派
主要作品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本    名
庄周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出身宋国

周烈王七年(约公元前369年),庄子出生于宋国蒙邑(今一说为山东菏泽东明,一说河南商丘东北 [2-3],一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 [72]),约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1] [6-7](庄子家世、生卒年、籍贯故里多有争议,此处采用主流说法,相关争议内容见下文“人物争议”部分) [67-70]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一二百字介绍了庄子的生平,并未提起庄子的字。庄子字子休是由唐人提出的。 [1] [8-9]

漆园为吏

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当在此年前后,庄子与宋人惠施初次见面。 [10]
周显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惠施此年或稍后至魏,得到魏惠王信任,擢为国相。庄子往见,惠施甚恐,庄子以“猜意鹓鶵”讥之。惠施后有孟诸之行,大摆排场,庄子鄙之。 [10]
周显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宋剔成自立为君,大约在此年前后,庄子为漆园吏。漆园在蒙地。 [10]
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楚威王使大夫往见庄子,欲聘其为相,庄子却之。 [10]
周显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宋君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奔齐,偃自立为宋君。大约此后不久,庄子主动辞去漆园吏职。 [10]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采用惠施策略,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尊齐为王。当在此年或稍后,庄子见魏王。就其见魏王“衣大布而补之、正絜系履”及有关谈论看,似已非在职官吏。 [10]

南游诸国

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或谓庄子是年南游楚国,并谏阻楚王兴兵伐越。 [10]
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宋君偃自称为王。此时或稍后。有人巴结宋王偃,获赐车十乘,以骄庄子。 [10]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秦惠文君自称为王,次年更元元年。庄子当在此时或稍后,在家乡见到邑人曹商。曹商归自秦国,自我炫耀,庄子讥其“舐痔得车”。 [10]
周显王四十七年(公元前322年),是年或稍后,庄子或南行至楚。其时,张仪相魏,逐惠施入楚,楚王受之,后听冯郝言,复纳之宋。或在此期间,庄子与惠施濠梁之辩,以及“庄子之楚,见空骷髅”,并与之对话。 [10]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庄子妻子去世,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惠施前往吊丧,见此情景,颇不以为然。尔后,两人又论辩“人故无情”与“有情”的问题。 [10]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约在此年或稍前,庄子与惠施辩对五家是非。 [10]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约在此年或稍前,惠施病故。自此以后,庄子深瞑不言。 [10]

课徒著书

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此后,庄子晚境苍凉,独身栖息故园,课徒著书以自遣。其间,与弟子蔺且等,先后游于山中和雕陵之樊。或谓庄子晚年尝隐居与曹州南华山。 [10]
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或谓庄子曾辞齐湣王之聘。 [10]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宋王偃置太子为王,即宋元君。当在此年之后,庄子过惠施之墓。 [10]
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或谓庄子曾前往赵国,与赵惠文王说剑。 [10]

因病辞世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庄子因病辞世,享年八十四岁。是年,齐灭宋,宋王偃死于魏地温。 [10]
庄子将死时,弟子欲厚葬之,庄子表示反对。《意林》引桓谭《新论》:庄周病剧,弟子对泣之。应曰: “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 何贪于须臾?” [10]
庄子死后,一说葬于曹州(今山东菏泽市)南华山的夏商文化遗址。 [1] [8-10] [48] [57] [59-60]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哲学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1-14]
天道观念
“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最佳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 [15]
“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神空间、人的心灵氛围的角度去投视“道”。他在老子的“道”亦气和有与无的关系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宇宙万物运动的法则,“道”是无形相的,在时空上是无生灭的。“道”的特点,具有绝对性、创造性、永存性、普遍性、无为性。“道”的存在是无条件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形容“道”的幽隐寂静,“无形”形容“道”的超乎名相。“道”虽然幽隐寂静,却在作用上可取得信验(“有信”),所以具有绝对性;“道”具有创造性,“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在品位上与时秩上都先于天地鬼神,是产生万物的最后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故具有永存性;“道”遍及六合四方,“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又具有普遍性;“道”还具有无为性,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而兴起而消失,道运作万物而自身却永不消失。 [15]
庄子阐述的“道”,向世人宣告自己体悟的宇宙观、世界观,这也正是他追求生命自由的逍游境界的思想基础,要达到生命的绝对自由,就必须深刻体悟“道”这个基本的范畴。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与“人”是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就用不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15]
在庄子看来,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庄子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庄子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 [11-12] [15]
自由思想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 [15]
“心斋”,庄子解释为:“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的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反复提升的。在《人间世》中,庄子认为心不断地集虚,则可以“虚实生白”,使之呈现为一种虚灵空白、无执无著、自然无为的状态,即与道合一之境。 [15]
“坐忘”是对自我的超越。世人往往寄情于外物,驰心外求,故需返归自观。庄子所说的这两种“执”如同佛学所说的“法执”和“我执”,“忘”的过程就是去掉“二执”的过程。“忘”是对外物的超越。外忘于物,内忘于我。内外俱忘,即为至境。 [15]
庄子提出“不滞于物”的观点。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不凝滞于任何思想、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物,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他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见《庄子·德充符》)。庄子一再强调君主的残暴。所以他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 [11-12] [15]
平等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庄子则反对推崇圣贤。在《庄子·胠箧》中,他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庄子反对“人为”,理想的社会是所谓“至德之世”。《庄子·应帝王》的“浑沌之死”就是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寓言。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15]
庄子认为儒、墨、名、法等各家过多的执着于“是非”“分别”问题,崇其所善,各执一端。因此,他站在“道”的高度,为他的平等观念作了“万物一齐”的预设:他对万物平等关系的认识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彼此是非”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得到了“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结论。“万物齐一”并不代表庄子抹煞事物间的差异,实质上,他不但首肯事物间差异性的存在,而且还维护之,高扬之。如《齐物论》中有两个寓言:一为“三籁”,说明事物间天然的差异性的永存;二是“正处”“正色”“正味”之辩,说明人为价值标准的时期延续性。庄子重视事物天然的本性,认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差异也是合理的,而对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正是庄子平等观念的深刻之处。 [11-12] [16]
辨证思想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由此也决定了人对道的认识既不能是简单的经验认识,也不能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是物我、主客为一的内在观照,即超验的形上学的观照。庄子曾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这里的至知,就是从知进入到不知的浑池的能观照一切的知识境界。道由于其不可言说性和无限性,对道的体认实际上就是超越理性的直觉认知过程。 [11] [15]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因此,他对现存的各式知识系统持蔑视态度,认为仅以经验获得的知识含有极大的片面性,并把他们统统归结为“道隐于小成,而言隐于荣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囿于己见,人人自我执著,一副“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纷争纠结之态。 [11-13]
相对主义
庄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相对论认识。庄子的自然原则是和相对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庄子认为事物总是相对而又相生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总是向它对立的方面转化,宇宙万物尽管千差万别,而说到底又是齐一的,没有区别的。他认为确定认知的标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认知都会受到特定条件的限制,受到时空的制约。 [11] [15]
庄子的相对主义一方面是对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中消极因素的发展,他无限夸大老子的“玄同”思想,从根本上取消的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另一方面,在庄子以前或与庄子同时的哲学家,大多有独断论的倾向,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作为他们的独断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11]
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否定客观事物物质的区别。其次,在认识论上,庄子片面强调认识的相对性的一面,认为人的感性和理性都不足以信赖,因为他们都是相对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他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以至万物,只存在着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而学“道”的最后归宿,也唯有泯除一切差异,从“有待”进入“无待”。在思辩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 [11-13]
游世思想
庄子思想中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游世思想,尤其在内篇七篇,游世几乎是核心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 [17]
庄子的游世思想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新的主题,这就是以带有自嘲意味的自我放逐心情,来与一个黑暗的世界对抗。这里的对抗不是正面反抗,而是摆出一切皆不在乎的姿态,直视黑暗世界任何可能的恶意摆布,并且以对这种恶意摆布的戏谑的欢迎,表达对这个黑暗世界的嘲讽。游世思想这一隐蔽的主题,与寻求个人内心安宁的传统的自我保护主题,在庄子文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叙述,而是混合在同一种词句奇诡变化的叙述之中。两种主题都是真实的,可是相比之下,以彻底的戏弄姿态对抗和嘲讽的主题,更深刻地表达了庄子对人在天地之间无路可走这一绝望处境所作的回答。 [11-12] [17]
后世影响
庄子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一书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超文学水平都给后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巨大的影响。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18-19]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派取代黄老学派成为道家思想的主流。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二月封“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宋徽宗时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庄子》一书也被诏称为《南华真经》。 [14] [18-19]

文学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他和他的门人著有《庄子》一书。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它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2] [14]
《庄子》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刘熙载《艺概·文概》) [2] [14]
《庄子》在文学上有较高研究价值。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庄子极为推崇。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文章极有个性。首先是说理方式独特。庄子喜欢在文中采用或虚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而作尽情的夸张描述,以表达抽象的事理。其次是笔调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其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14] [58]
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对后世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 [2] [14]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古代

战国·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25]
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1]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26]
宋·王安石: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27]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28]
清·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54]

现代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2]
郭沫若: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鲁迅与庄子》) [30]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古典新义·庄子》) [29]
王蒙:庄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与众不同的哲学家,古今中外独此一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非常深邃的思想变成了文学,变成了艺术,变成了神话、寓言、故事、传说。他的那些论述哲学问题的文字都是朗朗上口、比喻精当、辞藻华丽、文风开阔、见棱见角、妙不可言的,读起来你感到的是津津有味、心旷神怡。这就做到了深奥哲理的文学化与趣味化。 [31]

庄子传说

播报
编辑
庄子传说山东菏泽东明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序号:1038;项目编号:Ⅰ-94;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类别:民间文学;保护单位:山东省东明县文化馆 [73]
 东明,古曰东昏,位居山东菏泽市西部。广为流传于我国民间及世界华人中的庄子传说,就起源于这里,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庄子,名周,字子休,据《史记》记载为战国时蒙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73]
 在战国时期,庄子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他曾做过漆园吏,不久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有时靠打草鞋、钓鱼维持生计,但他鄙视名利。楚威王重金聘请他为相,他坚辞不受。有关庄子对社会、自然、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体验和感受而衍化出来的民间传说故事,据统计有一百二十多个,经常被老百姓讲到的有三四十个,内容涉及庄子的出身来历,庄子对政治、自然、人生的原则态度,及与庄子有关的特殊物品的来历等,如传说中的《烧香出碗盘》、《庄子观前狮子半拉(个)头》等。在东明至今仍留有杨日升重修庄子观碑、漆园遗址、南华山遗址、登云桥碑、庄子观、庄子墓等遗迹。 [73]
庄子传说,不仅蕴含了庄子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道德等各方面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更多的是代表了庄子面对大小、多少、美丑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态度,从而使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以民间传说的形式,遗留给后世。 [73]
庄子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语言特点尤为突出,所涉及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引典佐证都有地方特色。庄子传说故事已成为庄子文化研究的重要来源。他顺应自然、保持真性、珍惜人生、处事达观的传说故事,在国内外华人中具有极大的认同感和亲和力,是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73]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濠梁之辩

濠梁之辩
庄子和同乡的朋友惠施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儵鱼说:“儵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52]

濮水垂钓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希望能用全境的政务来劳烦您。”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有三千岁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 [53]

鸱得腐鼠

庄子将要去看望在大梁做魏国国相的惠施。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大梁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20]

材与非材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1]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惊惶不定之间,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地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最后他说,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22]

鼓盆而歌

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前去吊唁。他是庄子的老朋友,此时已非梁国宰相,不必再摆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庄子。庄子家居陋巷,马车进不去。巷口下了车,惠施走进去。庄子的长子跪在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伯父道谢了。”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话,然后面罩悲悯之容,很严肃地进了大门,步入灵堂。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撮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惠施吊丧来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我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哦。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惠施双手奉上一袋赙金,放入瓦盆,暗自骂了一句“活见鬼”,便告辞了。 [23]

庄子陪葬

庄子快要死了,学生想用很多好东西给他做陪葬。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是可以作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哪里还用着加上这些东西!”学生说:“我恐怕乌鸦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这是多么偏心啊。” [24]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庄子的亲人不见于历史记载,据考证,庄子的先祖是宋戴公。张远山《庄子传》说庄子父亲庄全,母亲狶韦氏。关于庄子的妻子,《庄子·至乐》篇有提到,但没说名字。从惠施口中可知庄子的妻子为庄子生了儿子,但没有留下名字。而据张远山《庄子传》,庄子妻子为钟离氏,长子庄遍,次子庄咸。 [9]
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北一带有庄子后裔。据当地《庄氏族谱》记载,庄子的六十九世孙庄济(字毅亭)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进士。 [32-33]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庄子》
庄子的作品被编入《庄子》一书。《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而今本《庄子》仅三十三篇六万五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这三十三篇已经由晋代郭象注《庄子》时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其余篇目可能是被郭象删除了。 [55]
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庄子所著。从宋代起,这种看法受到质疑。后来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外篇十五篇或为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或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34]
主要作品
篇类
篇数
篇目
内篇
7
《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 [34]
外篇
15
《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 [34]
杂篇
11
《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 [34]
著作
2
《南华真经》《逍遥游》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庄子祠观

南华山庄子观
庄子卒后,庄氏后裔将庄子葬于南华山之阳,并建祠纪念。南华山遗址在今山东菏泽东明县北部,蔡元集乡一带,唐时属离狐县,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庄子,又下诏将累代不改的离狐县改为南华县。 [35]
南华山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建庄子观(初名“南华观”),此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多次重修。庄子族人在1988年重修的基础上,又筹资重新修建庄子墓和庄子祠。 [35] [56]
庄子观位于山东菏泽东明县菜园集乡庄寨村北,有门楼一间,大殿三楹。殿门两侧垂长木对联一幅,上联为“生于蒙城地”,下联“逍遥漆园区”,横批是“漆园旧泽”。殿堂正中是庄子彩塑坐像。四壁彩绘庄子生平逸事,且有许多历代名人所留诗文、匾额。院中悬挂匾额有明嘉靖辛酉年(1561年)仲阳月兵部尚书封光禄大夫石星题写的“犹龙化境”,明万历甲寅年(1614年)观月户部侍郎穆文熙题写的“漆园旧泽”,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阳月东明知县杨日升题写的“至乐无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府正堂批示的“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此碑犹存。观后20米处就是庄子墓。 [32] [56]

生辰忌日

鲁西南地区庄氏家族聚居地的民众世代流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和八月二十四为庄子的生辰和忌日。在这两个日子里,鲁、冀、豫等省的庄氏后裔,前往庄氏宗祠祭拜,时日已久,赓续不绝,据说已经延续了七十多代。 [48]

纪念邮票

庄子纪念邮票
2025-08-06,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古代思想家》邮票一套六枚。其中,第四枚为古代思想家庄子邮票,面值80分。 [36]

人物争议

播报
编辑

家世

关于庄子的家世,学界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庄子是宋国土生土长的贵族后裔。学者张松辉推断,庄子出身于宋国的没落贵族,应该是宋庄公的后裔。庄氏一族在宋国先后受过两次政治打击,再加上庄族后裔与公室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到了庄子时代,庄族人员只保留贵族名义,而不再担任国家重要职务。 [48]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庄子先世是楚国人。学者杨义、崔大华推断,庄子是楚庄王的后裔,庄氏一族在楚悼王或肃王时成为疏远贵族,离楚流亡,逃到了边远的宋国。 [48-50] [64]

生卒

关于庄子生年,历代学者的考证多有抵牾。最早定为公元前398年(《庄子新传》,载《中日文化月刊》第3卷第1期),最晚为公元前350年(陈元德《中国古代哲学史》),相差四十八年。主流说法为约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首先,《史记》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记有楚威王派使者厚币聘庄子一事。楚威王于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329年在位,且“周能致楚聘,必已三四十岁”,则庄子生年应不晚于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59年。其次,《庄子》“于魏文侯、武侯皆称谥”,而于惠王“初称其名,又称为王”,则庄子的生年应“在魏文侯、武侯之世,最晚当在惠王初年”,亦即周烈王七年。 [7] [65]
关于庄子卒年,最早定为公元前317年(郎擎霄《庄子学案》),最晚为公元前270年(陈元德《中国古代哲学史》),相差四十七年。马叙伦详考各种相关史籍,结合战国时期帝王纪年,得出了一个大致的范围: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之间。首先,《庄子》中提到的公孙龙曾为平原君客,而平原君在赵惠文王时为相,且《庄子》亦记载庄子以说剑见赵文王,则可证庄子在“赵惠文王之世犹存在”。即使《说剑》是伪作,还有一条证据可以证明庄子曾见过赵惠文王和公孙龙,即《庄子》曾记载“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而惠施以梁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06年)失去相位到楚国,此时正是赵武灵王二十年,惠施未必一到楚国就去世了,假设他卒于十年之内,就正好在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之间。所以马叙伦将庄子卒年的上限定为赵惠文王初年(公元前298年)。其次,《庄子》两次提到宋王,宋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才自立为王,这一年亦为燕王哙三年;《庄子》又载燕王哙让国之事,发生在燕王哙五年,至燕亡国时,宋君偃称王已六七年了,且《庄子》所载宋王之事,皆发生在宋国强盛之际,则估计庄子没有见到宋亡国。所以马叙伦将庄子卒年的下限定为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这一年齐灭宋,宋君偃死于魏。 [7] [65]

籍贯

关于庄子的籍贯故里,最早最权威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其文曰:“庄子者,蒙人也。”蒙,一般认为是宋国蒙。另有“齐之蒙”“鲁之蒙”“楚之蒙”等说法,均证据不足。《国语·楚语》云:“宋有萧、蒙。”三国吴韦昭注曰:“萧、蒙,宋公子鲍之邑。”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宋城县,元七乡。本宋国蒙县。以宋公及诸侯盟于蒙门而为县名。”《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宋国的版图上睢阳北部也明确标有“蒙”。可见蒙在宋国境内。而蒙的现代地理位置却有多种说法,如河南商丘说、安徽蒙城说、山东菏泽东明说等。 [65-66]
一、河南商丘说。古代学者持此观点者甚众,这种观点的影响也最大。西汉刘向《别录》、东晋郭缘生《述征记》、三国吴韦昭《国语注》、唐成玄英《庄子疏序》、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清段长基《历代疆域表》、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均持此说。现当代学者郭沫若、王力、杨宽、翦伯赞等皆从此说。 [65]
二、是安徽蒙城说。北宋时期蒙城县令王兢始作庄子祠,苏轼应王兢之邀于元丰元年(1078年)写了《庄子祠堂记》一文,北宋王安石也曾为时任蒙城县令的苏舜卿写过一首诗《蒙城清燕堂》。苏轼、王安石、朱熹等均认定庄子为楚之蒙城人。近现代以来,学者王国维冯友兰、刘大杰、孙以楷、常征、夏茹冰等均主安徽蒙城说。 [65]
三、山东菏泽东明说。
史部·明一统志·卷四》:漆园城,在东明废县东北二十里,今名漆园村,内有庄子庙,盖庄子为吏所。 [74]
史部·大清一统志》:“漆园城,在菏泽县北。《史记》:‘庄周尝为蒙漆园吏。’《括地志》:‘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太平寰宇记》:‘漆园城,在冤句北五十里,旧置监,城北有庄周钓台。’”在这段的后面,有按语:“按,漆园、煮枣二城,原统志载人直大名府东明县考诸书所记二城并在冤句,冤句乃今菏泽县地,而东明于金初因河患曾省人冤句,寻复移还,是东明之在冤句,乃暂时徙附,不得以冤句旧地误属东明也。因删大名所载,改述于此。又原志濮州东南载有庄周钓台,考,濮州东南境即菏泽北境,今并人于漆园城。”从漆园城的记载,都属于今东明,且都有庄周垂钓之说。 [74]
裴骃史记集解》:“括地志云:‘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此云庄周为漆园吏即此。按,其城古属蒙县。”这段记载,不仅告诉漆园的地点在冤句,还同时说明冤句在古代属于蒙地,这点正好与司马迁的描述“庄子者蒙人也”的“蒙”相吻合。裴骃乃南北朝人,相距司马迁不是很远,且此人为《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所引多先儒旧说”,应该比后人的记述更为可信。唐魏王李泰撰《括地志》“曹州·冤朐县”下:“漆园故城在曹州冤朐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之。唐代杜佑《通典·州郡》、明代李贤等撰《明一统志》有类似记载。《山东通志》《曹州府志》等认为漆园城在故冤句北七十里,在今东明境内。故有学者认为,庄子长期生活的地方在今山东菏泽东明境内。 [37-47] [61] [63] [65-66] [74]
EOTSOH*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姓名
类型
作品名称
备注
长篇历史小说
《庄周》
其主人公为庄子 [33]
执导的无声电影
《庄子试妻》
黎北海饰演庄子 [51]
香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印第安纹是什么 negative是什么意思 细菌感染发烧吃什么药 腋下皮肤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月10号什么星座 熟练的反义词是什么 痛风吃什么好得快 雅五行属性是什么 夏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睡觉打呼噜是什么病 四个木是什么字 沙金是什么 什么叫肛裂 人为什么会感冒
利尿什么意思 梦见情人是什么意思啊 早上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舌吻是什么意思 荷花鱼是什么鱼
右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是什么意思xscnpatent.com 嘴巴长疱疹是什么原因hcv8jop1ns7r.cn 春天什么花会开hcv7jop9ns4r.cn 鼻子痒是什么原因beikeqingting.com 沙中土是什么意思beikeqingting.com
手腕凸起的骨头叫什么hcv7jop9ns5r.cn 海东青是什么hcv8jop3ns3r.cn 尿酸高什么水果不能吃hcv9jop6ns9r.cn 苑字五行属什么hcv9jop6ns4r.cn 姿态万千的意思是什么hkuteam.com
固执的人是什么性格hcv9jop0ns4r.cn 黑绿色大便是什么原因hcv9jop3ns0r.cn 无印良品属于什么档次hcv8jop1ns1r.cn 宥怎么读什么意思hcv9jop0ns2r.cn 医学检验技术是什么hcv7jop7ns0r.cn
咸鸭蛋不能和什么一起吃hcv8jop5ns4r.cn 木加号读什么hcv8jop4ns9r.cn 什么人什么目hebeidezhi.com 必承其重上一句是什么hcv8jop4ns9r.cn 口甘读什么hcv9jop3ns1r.cn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