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琳于1957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留校工作 [13];1961年获得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硕士学位;1984年特批为教授;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 [12];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
黄琳主要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 [2]。
- 中文名
- 黄琳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地
- 江苏省扬州市
- 出生日期
- 2025-08-05
- 毕业院校
- 北京大学
-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
-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稳定性与鲁棒性的理论基础》、《稳定性理论》
- 主要成就
-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性 别
- 男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2025-08-05,黄琳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两三岁时,赶上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先是随父母在泰州一带的农村逃难,父亲在战时组建的江苏省第一临时中学教书,全家一起生活在农村。而后为了黄琳弟兄俩能上小学,一家人又逃亡到上海租界。太平洋战争爆发,又逃难到泰兴农村 [4]。
1942年下半年,黄琳一家回到了扬州,随后父亲又回到农村一临中教书,母子三人则留在扬州,黄琳在城西小学读书 [3]。
1944年暑假,因凑不齐学费,黄琳兄弟俩被迫转学到离家较远的城北小学 [12]。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
1957年8月,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并留校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系工作。
195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研究小组,当时在读研的黄琳,作为成员之一,参与了大部分研究工作。
1961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9年秋,为了建设三线,黄琳随着所在的专业迁往陕西汉中 [4]。
1984年,特批为教授。
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 [12]。
200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7]。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黄琳给出现代控制理论中的单输入系统极点配置定理,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存在性、唯一性与线性控制律。建立输出反馈实现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充要条件,指出一般情况下该问题无解。首先给出稳定多项式其凸组合保持稳定的充要条件。与合作者一起给出了分析多项式族稳定性的棱边定理,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复杂性。给出更为基础的边界定理,相继提出值映射、参数化等概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在鲁棒控制前沿领域,控制器与对象同时摄动问题、积分二次约束问题、模型降阶问题、非线性系统总体性质等方面指导开展了研究工作 [2]。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1月北京大学网站显示,黄琳出版三部著作,包括《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稳定性理论》《稳定性与鲁棒性的理论基础》 [11]。
- 学术交流
1985年9月至1986年9月,1989年3月至1989年9月和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黄琳三次在美国UMAS等高校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期间访问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1990年和1996年,对日本与澳大利亚分别进行过短期的学术访向 [10]。
-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1993年—1997年 | 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 | 国家八五重大基金项目 |
非线性力学系统的控制 |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9] |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84年 |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 | 科学出版社优秀图书 |
1995年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
1996年 | 《稳定性理论》 | 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
1999年 | 摄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1] |
2014年 | 系统动态性能的多样性分析与控制——后绝对稳定性研究 |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黄琳认为:做科研,必须喜欢科学,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老想着享受,想着能拿多少钱、分多少房子、拿到什么位置,这样动力就偏了。对科学要有一定的着魔,要有责任感。当然个人发展也很重要,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不能像当初一切只从工作出发。个人的事情也要考虑,但首先科学没有献身精神是做不好的 [5]。
- 指导学生
1985年,北京大学正式得到教育部批准,建立了以控制研究为特色的一般力学博士点。黄琳是第一个招收控制研究领域博士生的教师。他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从神舟一号即开始进入研究直至成为神舟系列控制系统副总设计师的胡军,带领团队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特聘教授段志生,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国际专业杂志年度最佳论文获得者李忠奎 [15]。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03年11月 | 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 |
2013年9月 | 第三届蔡元培奖 | 北京大学 [6]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黄琳生于战火年代,在病魔和流离的阴影中顽强成长,终成控制学林中一棵挺拔乔木;他潜心治学、成果斐然,以满腔热忱筑成学科基业,潜心奉献传道育人;动乱曲折之际,他在崎岖的科研之路上虽壮志难酬,仍勇担千钧 [5]。(北京大学新闻网评)
黄琳是北京大学控制学科和一般力学博士学科点的创建者,中国控制学界的拓荒者和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动乱中长成的爱国主义者,大半北大校史的见证人。他学术造诣深厚,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前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育人不倦、桃李天下 [5]。(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评)
黄琳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建议和大力支持,此前长期担任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北大力学及工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德高望重、平易近人 [5]。(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评)
人物影响
播报编辑
- 黄琳院士从事控制教育60年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