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注疏》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医家名古屋玄医撰注的中医典籍,成书于日本天和三年(1683年),由中医书局于1932年刊行。该书以注释《难经》为核心内容,运用训诂学方法对八十一难进行逐条阐发,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代表性著作 [1] [3]。1932年经中医书局整理刊行中文版本,现存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文自科图书区 [2-3]。
- 作 者
- 名古屋玄医
- 成书时间
- 天和三年(1683年) [3]
- 中文出版
- 1932年 [2-3]
- 文献类别
- 内难经注疏
- 版本类型
- 纸质再版 [2]
- 馆藏地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3]
作者与成书背景
播报编辑
名古屋玄医(1638年-1696年)为日本江户时代汉方医学家,师承后世派医学理论,毕生致力于《黄帝内经》《难经》研究。其注疏工作继承中国明代医家学术体系,同时结合日本医疗实践经验,形成独特的注释体例 [1] [3]。
内容与学术价值
播报编辑
全书以八十一难为核心框架,主要学术特点包括:
- 运用训诂学方法考证《难经》字义,纠正历代注本中的误读 [1]
- 结合临床实践阐释脉诊、经络学说 [3]
- 引入《伤寒论》方剂与《难经》理论互参,完善辨证论治体系 [1]
注疏过程中广泛参考王九思《难经集注》、滑寿《难经本义》等中国医籍 [1] [3]。
版本与流传
播报编辑
现存版本主要分为两个系统:
- 天和三年和刻本:1932年于中国刊行的版本,现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3]
- 1932年中医书局版:经中国学者校勘后发行的中文再版本,修正部分训诂疏漏 [2-3]
两个版本正文内容差异率低于5%,主要区别体现在:
- 和刻本保留日语训读标记与汉文旁注 [3]
- 1932年版新增句读符号并统一异体字 [2]
馆藏与学术影响
播报编辑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藏有1932年中文版纸质本,索书号为62.12/230(2) [2-3]。该书与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丁锦《古本难经阐注》共同构成20世纪《难经》研究的基础文献体系 [1] [3]。
注疏中提出的观点直接影响日本汉方医学腹诊技术的发展。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注》将其列为重要参考书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