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 称
- 廕生
- 产生朝代
- 明清时期
- 主要分类
- 恩荫、难荫
- 入监方式
- 特恩授予/先代殉职
- 考试特点
- 试卷单独批改
- 授官途径
- 一次考试即授职
定义与性质
播报编辑
荫生制度是明清两代特有的官僚选拔补充机制,其核心特征包括:
- 1.通过父祖辈的功勋或官职取得国子监入学资格 [3]
- 2.本质属于封建官僚体系的世袭特权延伸 [4]
- 3.与科举制度并行,形成“正途”与“异途”双轨制 [3]
名目分类
播报编辑
明清时期荫生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 1.恩荫因皇家庆典(如登基、立储)等特殊恩典授予,清代每遇国家庆典便会特别颁赐 [4]
- 2.难荫专指官员因公殉职后,朝廷对其子嗣的抚恤性优待 [1]
历史渊源
播报编辑
该制度可追溯至汉代的“任子制”,即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保举子弟为郎官的传统 [3]。不同朝代的演变体现了封建官僚体系维护阶级特权的持续性政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