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永瑞1947年入读于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数系;1951年—1970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1958年—1961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学习进修 [15-16];1970年—1972年任陕西蒲城中国科学院326工程处生产组副组长;1972年—1977年任北京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1981年—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台长、研究员 [19];1988年任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2025-08-04逝世,享年69岁。 [20]
苗永瑞长期从事天体测量学的研究。 [20]
- 中文名
- 苗永瑞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
- 出生地
- 山东济南
- 出生日期
- 2025-08-04
- 逝世日期
- 2025-08-04
- 毕业院校
- 齐鲁大学
-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
-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籍 贯
- 山东桓台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1947年,入读于济南齐鲁大学天文算数系。
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实习研究员。
1951年—1970年,先后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助理研究员。
1953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54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徐家汇观象台。 [16]
1958年—1961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学习进修。 [15-16]
195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2年—1977年,任北京中国科学院3262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
1978年—1981年,任陕西天文台副台长、副研究员。
1981年10月—1987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台长、研究员。 [19]
1988年,任陕西天文台名誉台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2025-08-04,逝世,享年69岁。 [20]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苗永瑞在提高天文测时精度的研究方面,编制了天顶星表,测定了天顶星专门用于测时,提高了测时精度,同时改进了观测星的星位置,得到精度较高测时星表;在天体测量选址的研究方面,根据微气象理论,制定了一些天体测量选址方案,改进了观测室及观测位,提高了测定精度;在提高授时技术研究方面,制定和研究了守时、收时、授时方法,负责建立了中国专用的长、短波授时台;开展了日、地关系研究,建立了D电离层监测站,用D电离层扰动反演太阳X射线爆发;还进行了中国大地电导率的测定,得到中国等效大地电导率分布图。 [1]
- 学术论著
苗永瑞在天文测时、星表、授时技术等学科领域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20],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3]苗永瑞,杨克俊,潘练德.太阳X射线爆发对长波定时与校频的影响[J].时间频率学报,1981(01):26-32. [24]
[5]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在长波授时中一跳天波传播时延的予测[J].时间频率学报,1980(01):29-36. [26]
[6]杨克俊,苗永瑞.太阳X射线爆发与低电离层突然骚扰[J].时间频率学报,1983(1):24-31. [27]
[7]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等.无线电长波传播时延的测量[J].时间频率学报,1979(01):26-33. [28]
[8]苗永瑞,杨克俊,郑恒秋,等.长波授时中地波传播时延的予测[J].时间频率学报,1979(01):14-25. [29]
- 科研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1978年 | 长波授时技术的设计试验及研究 [2] |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 |
1979年 | 3262工程电波传播飞机搬钟试验 [14] | 陕西省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79年 | 通过交响乐卫星进行中法时间比对 [5]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79年 | 原子时基准的建立 [4]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
1980年 | “交响乐”卫星通信实验 [12] | 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一等奖 |
1980年 | 长波授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13] | 国防科学技术工作重大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首次中美搬运钟直接时刻比对成功 [6]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低电离层突然骚动监测系统的建立 [7]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
1982年 | 飞行钟对我国长波、电视同步精度的确定 [8]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1984年 | 长波授时中地波传播时延修正方法 [9] |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
1986年 | 在地面上检测太阳X-射线爆发的流量 [10] |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87年 | 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成 [11] |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988年 | 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立 [3]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人才培养
- 指导学生
苗永瑞指导、培养和锻炼“3262”工程中的一帮青年科技人员,让他们在时间频率工作实践中成长,成为擅长和熟悉时间频率和授时发播工作各个环节的科技人才,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陕西天文台以及中国时间频率领域的科技骨干。 [20]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4年 |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 |
1987年 | 陕西省劳动模范 [20]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个人生活
播报编辑
- 家世背景
苗永瑞的父亲苗星垣是山东本地的实业家。苗永瑞兄弟姐妹共12人,他排行老七。在苗永瑞年幼时其父亲就告诫他将来不要去经商,商场太险恶。苗永瑞从小就喜爱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在家庭的熏陶下,他的八个兄弟都未涉足商界,以后都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15-16]苗永瑞的叔叔苗海南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17-18]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我们要传承苗永瑞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科技报国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综合党支部评) [21]
“苗永瑞在偏僻艰苦的环境里,用热血和汗水书写的‘326’精神,是国家授时中心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短波台党支部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