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艺术教育
- 外文名
- art education
- 第一条
- 名词解释
- 第二条
- 杂志
- 第三条
- 投稿要求
- 地 位
- 新兴教育
- 目 标
- 提高艺术的技能
教育简介
播报编辑
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生活与艺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联系,例如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绘画等。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2025-08-04透露,从2006年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艺术课堂教学,62%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的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33%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艺术技能。调查还显示,67%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现有问题
播报编辑
艺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教育小众化。艺术教育一般可分成培养表演者的艺术教育、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培养研究者的艺术教育以及培养教育者的艺术教育等四种类型。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培养需要天赋的表演者的艺术教育远比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更受重视,而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恰是艺术教育的中流砥柱。
2.艺术教育技能化。艺术教育大多走的是一条“技之极者近乎道”的道路,强化各种技能训练,这条道路枯燥无味,需要极强毅力,且会在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受严重阻碍。
3.艺术教育知识化。学生习得的主要是关于某作品的知识或信息,这些学生可能基于知识学习能对某作品品头论足,头头是道,但却不能感受蕴涵于作品之中的美。
4.艺术教育功利化。主要表现在培养过程中的竞赛化,以各种证书、奖杯追名逐利和在各级升学招生中,艺术类考试成了许多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们剑走偏锋的切入点,而教师也大都以技能化与机械化方式去培养他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