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岱宁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6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9年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教授;2009年至2015年历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院副院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起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5年至2018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3-5]
方岱宁长期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 [4]
- 中文名
- 方岱宁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
- 出生地
- 江西南昌
- 出生日期
- 2025-08-04
-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
- 2020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2019年获得周培源力学奖
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2年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 籍 贯
- 浙江宁波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2]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1986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2018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方岱宁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应用于国防装备建设;发展了先进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十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并获得推广应用。 [5]
-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 [1],其代表论著有《力电耦合物理力学计算方法》《铁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轻质点阵材料力学与多功能设计》《压电与铁电体的断裂力学》等。 [5]
-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4年10月 | 2014年国际实验力学秋季会议暨国际强动载及其效应研讨会 [34] | 北京 |
2016年8月 | 第24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33] | 加拿大 |
2018年 | 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 [30] | 哈尔滨 |
2019年8月 | 中国力学大会 [36] | 杭州 |
2021年11月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第二十一届教育研讨会 [25] | 北京 |
-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4月,方岱宁先后担任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重大项目首席,负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重要项目。 [2]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2009年 | 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
2011年 | 动态力电磁热耦合实验系统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年 | 波长选择性热辐射的多机理耦合调控研究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发明专利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 [1]
时间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
2025-08-04 | 多功能三维位移激光干涉测量系统 [14] | CN1556371A |
2007年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畸变现象的全场校正方法 [32] | 200610012007.0 |
2007年 |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制作高密度光栅的方法 [32] | 200610011471.8 |
2007年 | 多功能三维位移激光干涉测量系统 [32] | 200410000005.0 |
2014年 | 螺栓低温大载荷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32] | 201310222419.7 |
2014年 | 多场耦合加载微纳米压入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32] | 201210032514.6 |
2014年 | 超高温压痕载荷-位移曲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32] | 201210490961.6 |
2014年 | 电磁智能材料力电磁耦合行为的鼓泡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32] | 201210156426.7 |
2014年 | 一种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电致热陶瓷发热体的制备方法 [32] | 201210494900.7 |
2014年 | 用于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32] | 201210500311.5 |
2014年 | 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薄膜材料微挠曲加载装置及方法 [32] | 201210491139.1 |
2016年 | 超大载荷拉伸试验机缓冲装置 [32] | 201310222655.9 |
2016年 | 超高温外伸式变形测量装置 [32] | 201310222671.8 |
2025-08-04 | 一种非晶硫化钴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15] | CN111362316A |
2025-08-04 | 一种克服电磁屏蔽的电池内部温度监控与传输方法 [17] | CN111370774A |
2025-08-04 | 一种湿热环境下材料动态断裂应力强度因子原位测量装置 [16] | CN111413220A |
- 科研奖励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等奖项。 [1]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02年 | 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与本构关系 [31] |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5年 | 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与本构关系 [31]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07年 | 力学多场多尺度测试技术及设备 [31] | 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2008年 |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31] |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0年 |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12]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2年 | 先进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表征及制备方法 [31] |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
2017年 | 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 [13]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人才培养
- 寄语学生
2014年,方岱宁在南京工业大学开学典礼上寄语学生:“你们要有‘野心、恒心’,有野心就是要有抱负,有恒心即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抵制各类诱惑。能力比分数重要,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包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交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大局观与组织能力等等,有了能力将来才能独当一面。” [35]
- 讲授课程
2017年11月,方岱宁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专业研究生讲授《现代力学进展》课程。 [23]
- 培养成果
方岱宁培养的学生有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韦凯 [24],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长聘教授张一慧 [26-27],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 [28],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裴永茂等。 [29]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2011年 | 徐芝纶力学一等奖 [1] |
201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4] |
2014年 | 杨芙清—王阳元院士教师奖特等奖 [18] |
2016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 |
2019年 | 周培源力学奖 [1] |
2019年 | 国际计算方法大会最高金质奖章 [1] |
2022年 |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3] |
-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11月—2002年11月 | |
2002年11月—2006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7] |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8] |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9] |
2014年11月— 2019年10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10] |
2019年10月-2023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11] [40] |
- | |
- |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主编 [2] |
- | 国际应用力学学会主席 [1] |
- | |
- | 亚太材料力学学会副主席 [1] |
- | |
- | 国家工程科技创新战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1] |
- | 国家航天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研究组成员 [1] |
- | 国家大飞机专家咨询组成员 [1] |
- |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1] |
2018年12月-2022年12月 [41-42] | 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1] [41]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执行主编 [22] |
- | 《Experimental Mechanics》副主编 [22] |
- | 《Acta Mechanics Sinica》副主编 [22] |
- | 《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编委 [22]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编委 [22] |
- | |
- | |
- | |
- |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 [22] |
- | 《工程力学学报》编委 [22] |
- | |
- | |
- | 《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 [22]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人物事件
播报编辑
2025-08-04,北京理工大学通报“教师方岱宁相关视频事件”处理结果。经查核,视频内容是方岱宁2022年7月初在线参加学术会议时发生的事情,因其行为失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根据有关规定,学校决定免去方岱宁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视频中出现在方岱宁身边的女性为北京某公司职员,未曾在我校有过任何学习进修及工作经历,并非网传我校博士后李某某。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对失范行为“零容忍”。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监督。 [37]
2025-08-04,中国科学院学部发布情况通报。近期,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在线参加学术会议的相关视频引发舆论关注,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有关情况的报告,经中国科学院学部研究决定,停止方岱宁以下院士权利:(1)参加院士会议等学部组织的学术活动;(2)推荐和选举院士、外籍院士;(3)选举和被选举成为学部常设领导机构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高度重视院士群体的作风和学风建设,对院士失范行为“零容忍”,切实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