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东与歙县相邻,西与休宁县毗连,南与屯溪区接壤,北与黄山区交界,位于东经118°04′10″-118°53′50″,北纬29°30′25″-30°09′10″。徽州区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 [3]下辖4个镇、3个乡,总面积419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文峰路66号。 [2] [16]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常住人口9.9万人。 [15]
徽州区是1987年黄山建市时成立的市辖区。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京福高速铁路和杭黄高速铁路贯穿全区,与高铁黄山北站接壤。 [2]徽州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长三角休闲度假目的地”“长三角高铁旅游小镇”等荣誉称号,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个、中国传统村落11个、明清古建筑1200处、历代中进士者达220人,国保8处,省保7处。 [2]
2024年,徽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65%。 [15]
- 中文名
- 徽州区
- 外文名
- Huizhou District
- 行政区划代码
- 341004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 安徽省黄山市
- 面 积
- 419 km2 [2]
- 下辖地区
- 4个镇、3个乡 [2]
- 政府驻地
- 徽州区文峰路66号 [16]
- 电话区号
- 0559
- 邮政编码
- 245061
- 气候条件
- 温润性季风气候
- 人口数量
- 9.9 万 [15](2024年末常住人口)
- 火车站
- 岩寺站
- 车牌代码
- 皖J
- 地区生产总值
- 118.86 亿元 [15](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后,属鄣郡歙县。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鄣郡改为丹阳郡,属丹阳郡歙县。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建新都郡,属新都郡歙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新都郡改为新安郡,属新安郡歙县。 [1]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为歙州,歙县并入海宁县,属歙州海宁县。隋开皇十一年复置歙县,属歙州歙县。隋大业三年(607年),诏令全国改州为郡,复改歙州为新安郡,属新安郡歙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属歙州歙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属新安郡歙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属歙州歙县。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均属徽州歙县。 [1]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留县,属安徽省歙县。 [1]
1949年5月,成立徽州专区,属安徽省徽州专区歙县。1956年1月,撤销徽州专区,改属芜湖专区歙县。1961年4月,重设徽州专区,复属徽州专区歙县。1971年,改徽州专区为徽州地区。至1987年11月安徽省黄山市成立前,均隶属安徽省徽州地区歙县。 [1]
1987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185号)文件,同意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为市辖县级区。区域范围包括原歙县所辖的岩寺镇、岩寺区大部和洽舍区全部,即岩寺镇、罗田乡、西南溪乡、潜口乡、呈坎乡、洽舍乡、杨村乡、富溪乡,以及郑村乡的瑶村,计7乡1镇。1988年3月,徽州区正式成立,隶属安徽省黄山市。 [1]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截至2025年2月,徽州区下辖4个镇、3个乡,共52个行政村和社区, [17]区人民政府驻文峰路66号。 [16]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徽州区位于东经118°04′10″-118°53′50″,北纬29°30′25″-30°09′10″,东西跨度0°49′40″,南北跨度0°38′45″,东接歙县,西靠休宁县,北依黄山景区,南临千岛湖。 [3]
徽州区
地形地貌
徽州区地貌以盆地和山地丘陵为主,南北长块状辅排,以中部为界,地势呈明显两级台地,北高南低,起伏较大,南北地势高差在550~1150米之间。北部山区属黄山山脉延伸,南部为平原和浅丘平原,属徽州盆地,有少量的中低山分布。丰乐河源出黄山景区的浮溪,穿越北部山区,宛转流过南部河谷平原。 [3]
气候
徽州区处北亚热带,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温和多雨,四季分明的特征。 [3]
水文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徽州区年平均降雨量1657.3毫米,降水总量7.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166万立方米/年。丰乐河及其支流发源于黄山南麓,属钱塘江水系,在徽州区的流域面积近440平方公里,按每年平均降雨量和平均径流系数0.555计算,年地表径流为4亿立方米;天湖山天湖水属长江水系,水面面积约0.033亿立方米。 [1]
土地资源
徽州区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南部为丘陵、平原区,以耕地为主;北部为山区,以林地和园地为主。其中,位于南部的岩寺、潜口、西溪南三镇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86.95%,位于北部的呈坎、洽舍、杨村、富溪4乡镇林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3.87%,园地面积占全区园地总面积的85.7%。 [1]
矿产资源
煤矿
徽州区主要有梅岭煤矿,位于岩寺西南5公里处,为无烟煤,探明C级储量为39.69万吨。 [1]
铜矿
徽州区已探明的有金下铜矿,位于恰舍西,有斑铜、黄铜、辉铜、孔雀石、铜兰等品种、金属储量100余吨。 [1]
金矿
徽州区已探明的有田里金矿,位于富溪乡田里,属中温热液含金石英脉。 [1]
人口
播报编辑
政治
播报编辑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汪长剑 |
区长 | 王苏平 |
仅列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5年7月 [18-19] |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徽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0.37亿元,比上年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工业增加值49.26亿元,增长8.5%。
2024年,徽州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9:48.3:46.8,调整为5.0:50.8:44.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41.4%。按常住人口计算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670元(折合16613美元),同比增长5.2%。
2024年,徽州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6%;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6.7%,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4%,民间投资下降14.7%,基础设施投资下降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3%。
2024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4亿元,较上年增长3.1%[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0.46亿元,增长9.9%,其中民生支出 16.43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0.3%。从重点支出项目看,教育 、科技 、环保、农林水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分别增长0.6%、31%、20.7%、37%。
全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54元,比上年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55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5元,比上年增长6.5%。 [15]
第一产业
2024年,徽州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0.17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4.49亿元,同比增长6.1%;林业产值2.12亿元,增长12.1%;牧业产值2.97亿元,下降1.9%;渔业产值0.195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98亿元,同比增长9.0%。
2024年,徽州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64万亩,增长1.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0万亩,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1.9万亩,增长11.6%;蔬菜种植面积2.84万亩,增长0.3%。主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增。粮食产量2.04万吨,增长0.9%;油料产量0.21万吨,增长11.7%,其中:花生产量97.7吨,下降17.6%;油菜籽产量1932.4 吨,增长13.6%;茶叶产量1971.1吨,增长3.1%;水果产量4625.6吨,下降1.0%。
2024年末,徽州区生猪存栏2.7万头,增长1.7%;全年生猪出栏5.89万头,下降6.0%。羊存栏0.18万只,下降 10.0%;羊出栏0.22 万只,下降 9.4%。家禽出栏18.4万只,下降10.2%。肉类总产量5529.1吨,下将5.0%。禽蛋产量2338.3 吨,增长5.1%。淡水产品产量1073吨,增长6.7%。
2024年,徽州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82533 千瓦,比上年同期下降1910千瓦,下降 2.3%。机耕作业面积 4.85 千公顷,机播作业面积2.25千公顷,机收作业面积2.56千公顷。 [15]
第二产业
截至2024年末,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4户,比上年增加4户,产值超亿元企业4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80.97亿元,增长9.5%;实现利税23.37亿元,增长49.1%;实现利润总额19.89亿元,增长59.6%。规模以上工业23个大类行业有12个的利润实现增长,其中利润总额超千万的行业8个。
2024年,徽州区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 57.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I5I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7%。
2024年,徽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 大米产量0.63万吨,下降 38.8%;精制茶3779吨,增长47.6%;服装31.73万件,下降42.0%;涂料12.66万吨,增长12.4%;初级形态塑料31.17万吨,增长2.4%;金属切削机床3957台,增长27.8%;电力电缆2984.1千米,下降9.9%。
2024年,徽州区建筑业增加值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4%。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0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2.99亿元,增长8.2%。 [15]
第三产业
2024全年,徽州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67亿元,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4亿元,增长5.0%;金融业增加值4.92亿元,增长1.1%;房地产业增加值4.23亿元,增长2.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25亿元,增长12.9%;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1.4%。全年货运总量1988万吨,货物周转量25.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9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800万人公里。2024年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27772辆,增长4.6%。
2024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商品房销售面积4.79万平方米,下降8.7%,其中住宅3.33万平方米,下降11.1%。商品房销售额3.62亿元,下降8.5%,其中住宅2.42亿元,下降 11.3%。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31.36 万平方米,下降3.3%,其中住宅18.53万平方米,下降2.5%。
2024全年,徽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4亿元,比上年增长5.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27.8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53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5.39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额3.95亿元,增长5.5%。按单位规模统计,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08亿元,增长8.5%(可比口径)。全区累计实现网上零售额2.59亿元,增长18.5%。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14.8%、15.7%和3.5%。其中,粮油类增长8.7%,饮料类增长31.8%,烟酒类增长17.3%,服装类增长15.7%,日用品类增长25.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3%,家具类增长43.6%,通讯器材类增长15.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8.8%,汽车类增下降2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8%。
2024年,徽州区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88户,全年进出口总额3.23亿美元,增长15.2%。其中:出口额2.64亿美元,增长13.9%;进口额5936.77万美元,增长21.1%。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为:新材料、机械电子、农特产品、服装纺织。
2024年,徽州区招商引资新签内资项目42个,实际到位资金(含续建)58亿元,同比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3121万元,增长23.4%。
2024年末,徽州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1.19亿元,增长 12.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131.45 亿元,增长13.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2.47亿元,增长17.8%,其中,短期贷款 93.02 亿元,增长 27.4%,中长期贷款 80.75亿元,增长13.4%。
2024年,徽州区累计接待游客790.2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其中入境游客累计达1.13万人次,同比增长303.9%;实现旅游总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国际旅游收入757.53万美元,同比增长490.1%。年末全区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8处,其中3处为5A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星级饭店1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1家;旅行社3家(不含营业部)。 [15]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拥有各类学校31所,全部为普通教育。
在普通教育中,普通中学8所,分别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在校学生7495人,分别是高中1775人、初中2958人、小学2762 人;毕业生2606人,分别是高中479人、初中1038人、小学594人;专任教师601人,分别是高中138人、初中261人、小学202人。
在普通教育中,小学教育3所,在校生数3655人,毕业生495人,专任教师数216人。
在普通教育中,幼儿园20所,在园幼儿2872人,毕业幼儿1133人,专任教师220人。
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小学、初中、高中生师比分别为15.24:1、11.33:1和 12.86: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普及率 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毕业普及率100%。 [15]
科学技术
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74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4.3%。全年授权专利344件,其中发明专利75件、实用新型专利246件、外观设计专利23件。 [15]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47966册,其中本年新购4279册,举办展览60次,参观2.8万人次。2024年末博物馆(潜口民宅博物馆)藏品 822件,其中三级290件,参观34.7万人次。全年共举办"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四季村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68场。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家书屋48家。 [15]
体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拥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田径场3个、小运动场9个;国家一级裁判员3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名,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名,国家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28名。全年开展全民健身赛事26次,参加人数约1.98万人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870万元。 [15]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共有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12个(8,其中综合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个,乡镇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病床位609张;卫生技术人员740人,其中执业医师248人、执业助理医师46人、注册护士337人、药师(士)26人、检验师28人、影像师8人、康复师6人、其他技师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4人。年末全区共有村卫生室 38个,从业人员66人(含派驻人员1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人(含派驻15人)、乡村医生39人。 [15]
社会保障
截至2024年末,徽州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2.95万人,机关养老0.3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68万人,全年为305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万人,比上年增长3.6%,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0.85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职)人员0.59万人,比上年增长6.5%,全年发放养老金23148.44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83 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 2.05 万人,本年城乡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收入1.1亿元,养老保险金支出5222.36万元。 [15]
环境保护
2024年,徽州区人工造林面积33.33 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024年新封1066.67公顷,2023年续封1733.33公顷,2022年续封832.67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76.24%。
2024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噪声符合功能区要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丰乐河地表水环境达标率100%。截至2024年底,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17个,市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市级生态村27个。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标排放率达100%;区重点项目和经济开发区入园项目的环评执行率均达到100%,"三同时"及时执行率达100%。 [15]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27772辆,增长4.6%。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84.59公里。按行政级别分:2024年末全区国省道通车里程63.625公里,国道9.43公里,省道60.735公里(含重复路段6.54公里)。农村公路 328.4公里:县道 54.553公里、乡道140.628公里、村道133.219公里。 [15]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徽商
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鼎盛。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但徽州商依然在商界仍有很大影响。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泰国)、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4]
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起重大影响的学派,其奠基人程颢、程颐及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徽州(今黄山市屯溪区 ),因徽州的前部称为新安部郡故这一学以“新安”定名。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徽州从其学者甚众,理学家代不乏人。南宋理宗推崇程理学,元代以降,历代王朝倡兴理学,“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以至“凡六经传注,非朱子论定者,” [5]
徽州方言
徽州方言是一种区域方言名,颇具特色,是一种与一般普通话差别很大的土语群,包括歙县话、绩溪话、休宁话、黟县话、祁门话、婺源话六类小区方言。徽州方言跟吴语方言有一些联系,而古徽州区域内各县的方言又互有差异。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徽州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这是造成“隔山”土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加上徽州处于皖、浙、赣三省边境,各种方言土语易于渗透,尤其是徽商往来的频繁,给徽州方言的形成带来了复杂的影响。 [6]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徽州区境内保存着徽派古建筑300余处,古徽建筑三绝(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星罗棋布,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潜口民宅博物馆、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呈坎明清古村落、老屋阁和绿绕亭与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模檀干园、岩寺文峰塔、凤山台、新四军军部旧址、沙堤亭等史迹交相辉映。徽州文化园、蜀源休闲养生游和灵山画家基地、丰乐湖水上扬帆等新开辟有旅游休闲项目。
- 安徽黄山唐模景区
安徽黄山唐模景区,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东至村东水口,西与邻村坤沙交接,南有天马山,北倚灵金山。是一个集水口园林、徽派建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风景区,景区旅游线路全长约750米,贯穿整个唐模村。 [7]安徽黄山唐模景区于2006年12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文峰公园
文峰公园,是2004年在兴修的一个新型公园。是中处游客和城区居民旅游休闲的场所。公园内的文峰塔俗称水口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年),高67米。
- 丰乐湖
丰乐湖位于徽州区岩(寺)黄(山)公路东侧,是为水利而建设,于1976年竣工的人工湖。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20年3月,徽州区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14]6月,徽州区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8]6月30日,徽州区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名单。 [9]
2025-08-06,徽州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10]
2025-08-06,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11]
2021年11月,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拟命名公示名单。 [12]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