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音乐学院(Harbin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 [10],学校基于国家对俄战略、引进俄罗斯优质音乐教育资源 [24],是中国四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音乐学府之一 [24],中国十一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府之一 [10],国家“双万计划”建设高校 [19],中俄音乐联盟基地 [22],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8]。
2013年,引进俄罗斯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2014年,哈尔滨音乐学院筹建办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签署了教学科研合作备忘录 [1]。2016年,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正式成立 [10]。2017年,哈尔滨音乐学院成为联合国下设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成员 [25-26]。2021年,哈尔滨音乐学院主办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作为中国首个大型综合国际弦乐赛事,当选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董事会成员,成为该联盟自1957年成立以来第一个入选联盟董事会的中国成员单位 [25] [43]。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24];占地面积2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学校是全施坦威学校,钢琴总数342架;馆藏中外文图书11.78万册,音像制品3,543件,中外文数据库7个 [10];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8个本科教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 [29];本、硕、博在校生共1222人,本科生796人、硕士研究生316人、博士研究生110人 [20]。
- 中文名
- 哈尔滨音乐学院
- 外文名
- Harb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简 称
- 哈音、HCM
- 所在地
- 哈尔滨市
- 创办时间
- 2025-08-04
- 办学性质
- 公办高校
- 学校类别
- 艺术类
- 学校特色
-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主管部门
- 黑龙江省
- 本科专业
- 5个 [10](截至2024年9月)
- 硕士点
- 一级学科2个(截至2024年9月)
- 硕士点
-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截至2024年9月)
- 博士点
- 一级学科2个(截至2024年9月)
- 博士后
-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18](截至2024年9月)
- 院系设置
- 8个本科教学系(截至2024年9月)
- 院 训
- 致乐崇德
- 地 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
- 主要奖项
- 2019级民乐本科团支部荣获“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7]
- 办学理念
- 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
- 占地面积
- 219000 m2 [10](截至2024年9月)
- 教师人数
- 161 [10](截至2024年9月)
- 学生人数
- 1222人 [10](截至2024年9月)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2013年11月,基于落实国家对俄战略、弘扬音乐历史文化传统、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全局考虑,引进俄罗斯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
2014年9月,哈尔滨音乐学院筹建办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签署了教学科研合作备忘录 [1];9月,哈尔滨音乐学院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估;2015年11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召开首批俄罗斯专家欢迎会 [34]。
2015年9月,哈尔滨音乐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所有院系全部配置施坦威系列钢琴的音乐学府,标志着学院在教学硬件设施上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37]。2025-08-04,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10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正式成立。
2017年4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主办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作为中国首个大型综合国际弦乐赛事,成为联合国下设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成员,是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唯一的大型综合国际弦乐比赛 [25-26]。
2021年6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主办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当选为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董事会成员,成为该联盟1957年成立以来第一个入选联盟董事会的中国成员单位 [25] [30]。2022年12月,《人民日报》发布文章《哈尔滨音乐学院:发挥高层次人才支撑引领作用》 [32]。
2023年6月,哈尔滨音乐学院统筹中俄优质文化资源成立中俄音乐联盟,成员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俄罗斯艺术史研究院、俄罗斯远东国立艺术学院、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等高等研究机构 [22]。
2024年5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受邀参加在牛津大学举行的首届“国际联觉学术研讨会”,与牛津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萨塞克斯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墨尔本音乐学院等全世界著名学府共同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41]。
2024年9月,俄罗斯前副总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沙赫赖访问哈尔滨音乐学院。沙赫赖对哈尔滨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表达高度赞誉,并代表俄方与哈尔滨音乐学院展开深入交流,旨在建立紧密合作联系,巩固中俄音乐联盟平台建设,拓展两国在音乐教育、师生研学、交流互访、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广度 [44]。
2024年9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举办国务院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首届全国专业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技能展演(声乐)暨全国专业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论坛,来自全国11所专业音乐学院的校领导及研究生部(处)负责人齐聚哈尔滨音乐学院,共同研讨专业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推助我国专业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36]。
2024年10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受邀参加俄罗斯国家文化部和俄罗斯艺术史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欧亚文化与科学的时空、听觉和视觉艺术”国际学术峰会,旨在探讨欧亚地区文化与科学的交流和发展,峰会为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 [40]。
2024年11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首届“艺术与科学”学术前沿问题国际论坛,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等综合类高等学府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类高等学府共同参与盛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雄里教授、俄罗斯艺术研究院院长DmitryShumilin教授等专家分别向此次论坛发来贺语 [39]。
2024年12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受邀参加清华大学主办的首届“艺术·心理·脑科学暨神经美学论坛”,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在本届论坛上展示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音乐脑活动可视化科学实验并进行主旨发言,以期推动艺术学交叉前沿研究的学术进步 [38]。
2025年3月,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音乐学专业位列“2025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全国排名第一 [35]。2025年5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中国国家大剧院在人才培养、作品创作、学生就业、实习实践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33]。
2025年6月,哈尔滨音乐学院主办“2025第二届认知神经美学与美育国际论坛”,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等国际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围绕音乐美育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究,推动美育理论体系建设与新时代审美教育 [42]。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学院设有8个本科教学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专业方向。 [10] [14]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开设单位 |
---|---|---|---|---|
音乐表演(美声演唱) | 130201 | 5 | 艺术学 | 声乐歌剧系 |
音乐表演(民族声乐演唱) | 130201 | 4 | 艺术学 | 民族声乐系 |
音乐表演(通俗唱法) | 130201 | 4 | 艺术学 | 民族声乐系 |
音乐表演(西洋管弦演奏) | 130201 | 4 | 艺术学 | 管弦系 |
音乐表演(民族管弦演奏) | 130201 | 4 | 艺术学 | 民乐系 |
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 130201 | 4 | 艺术学 | 钢琴系 |
音乐学(音乐学论) | 130202 | 5 | 艺术学 | 音乐学系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 | 130203 | 5 | 艺术学 | 作曲系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合唱指挥) | 130203 | 5 | 艺术学 | 作曲系 |
艺术管理 | 130102T | 4 | 艺术学 | 艺术学系 |
舞蹈表演 | 130204 | 4 | 艺术学 | 管弦系 |
参考资料: [45]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均获批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并入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 [46]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艺术学 [46] |
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 音乐 [46]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艺术学 [47]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音乐 [47] |
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 | 音乐与舞蹈学 |
省级领军人才新建梯队 | 音乐与舞蹈学 |
资料来源: [3]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现有教师227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159人,外聘教师68人(含俄籍教师8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3人、硕士生导师57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级高层次人才4名,省德艺双馨艺术家1名,省“六个一批”人才3名,全省师德先进个人4名,全省优秀教师1名,全省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名,二级专业技术职务5名,全省劳动模范1名。 [45]
截至2024年9月,学院现有俄籍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73人,教授34人、副教授28人,博士49人、硕士105人。全职引进著名胡琴表演艺术家宋飞担任院长,著名音乐学家杨燕迪、钢琴家元杰任教。学院从精英培养、国际化办学需求出发,大力支持各专业以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聘任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担任民乐系主任,著名小提琴家杨晓宇担任管弦系主任。聘任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 [10] [20]。
类别 | 姓名 |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杨燕迪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杨燕迪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杨燕迪 |
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陶亚兵 |
享受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崔杰夫、陶亚兵、郁正民、王冬梅、王岩 |
全省优秀教师 | 谢艳丽 |
全省模范教师 | 王岩 |
资料来源: [2]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9月,学院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省级“双万计划”,先后与哈尔滨交响乐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等51个高水平艺术院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拥有5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省级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7门校级一流课程、1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省级精品课100门。20部本科教材入选“哈音十四五精品规划教材”,已出版6部。1部教材获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1部教材入选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 [45]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音乐学、音乐表演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 中国音乐通史、器乐表演(主科)6、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
资料来源: [8-9] [13] |
- 硬件设施
截至2024年9月,学院有可容纳近700人的音乐厅1间、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录音棚1间、录播室1间、智慧教室1间、琴房288间,以及交响乐演奏厅、学术报告厅、歌剧排演厅、专家演奏厅、学生演奏厅、交响乐排练室、民乐团排练室、音乐剧排练室、舞蹈排练室共10间。 [10]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教学改革成果获得黑龙江省2022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承担教育部、省级教改项目38项,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40余项。1人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1人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在全省青教赛、省级教学创新大赛、省级课程思政大赛等教学竞赛中获奖12人次。 [45]
-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12月,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获省级及以上奖项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3项。学生在全国文华奖、孔雀杯艺术院校声乐展演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中获奖18项,入围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半决赛,先后举办6场拔尖人才个人音乐会,参加全国、全省高水平音乐演出40余人次。近三年共有10人次学生获得国际比赛奖项,50余人次国内高水平比赛奖项。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省级荣誉42人次,集体获省级荣誉39个。20余名学生考取美国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音乐学院研究生 [45]。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9月,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以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确定推进建立中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实施教学计划等教学合作机制。学院先后共选聘21人次俄方专家任教,以俄罗斯为主聘请外籍演奏员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每年选派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短期留学,实施有深度、宽领域的中俄合作。学院牵头组建“中俄音乐联盟”,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携手中俄各大艺术专业高校、音乐院团搭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桥梁。获批“东北亚音乐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加强同欧洲、东北亚、“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芬兰,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25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学院开展外籍专家音乐会、大师班等百余场,组织开展“中俄校长论坛”“中俄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音乐交流周”“中日青年音乐交流会”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国际交流互动。 [10]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学院设立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东北亚音乐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黑龙江省艺术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创作中心、哈尔滨音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方音乐》编辑部等高层次科研平台。 [20]
类别 | 名称 |
---|---|
校级研究所 | 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 |
研究成果
- 理论研究
截至2024年12月,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6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部级省厅级科研项目309项,获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121项。近年来学校获批俄罗斯音乐研究类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新文科教改项目、省级教改立项、省级科研立项等47项,教师发表俄罗斯音乐方向研究论文40余篇。 [45]
截至2024年9月,教师承担教育部、文旅部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162项、厅级科研项目16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95篇。 [10] [20]
截至2021年1月,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8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2017至2018年,学院共计投入科研项目经费130余万元,获得立项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4项,厅级项目22项,累计下达科研经费55.2万元;获得第十八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4项,获得黑龙江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在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2篇,出版专著2部。 [4]
- 作品创作
截至2024年12月,教师创作具有浓厚地方性的音乐作品,如反映抗联精神的《家书》,运用东北音乐素材创作的《龙江随想》、交响合唱《白山黑水》、大型交响合唱《北大荒》、清唱剧《冰凌花——永远的赵一曼》等优秀音乐作品近40部。 [45]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9月,学院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图书11.78万册,音像制品3,543件,中外文数据库7个。学院建有音乐博物馆。 [10] [20]
截至2019年12月,音乐博物馆内藏有1500余件文物展品、4000余件音乐图书资料以及三万余首中外歌曲、戏曲和乐曲等音响资料。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院徽
院徽主体是以古希腊乐器里拉琴等元素组成的图案,下方为中英文对照的学院校名。
精神文化
- 院训
致乐崇德 [5]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12月,学院注册社团2个,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惠民展演活动,赴中小学开展支教慰问和汇报演出,累计受益万余人,近三年获得9项省级“三下乡”先进个人(集体),组织学生文艺汇演录制,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文艺、央视网以及央广文艺之声等平台播出,参与人数累计千余人。 [45]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校区总占地面积219210.70平方米,绿化用地118119.7平方米,运动场地173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9842.98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47387.43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7485.57平方米、图书馆3451.1平方米、体育馆2014.47平方米、师生活动用房1512.36平方米,行政用房面积6199.95平方米,学生宿舍17208.34平方米,现有学生床位1395张,地址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 [10] [45]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2年4月 | 哈尔滨音乐学院2019级民乐本科团支部荣获“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7] |
2021年11月 | 哈尔滨音乐学院荣获“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 [20] |
2019年5月 | 哈尔滨音乐学院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