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 名
- 长沙定王
- 所处时代
- 西汉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 逝世日期
- 公元前 129年
- 本 名
- 刘发
- 身 份
- 诸侯王
- 爵 位
- 长沙王
- 谥 号
- 定
- 在位时间
- 二十八年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就藩长沙
加封三郡
刘发机智,在后元二年(前142年)回长安向汉景帝祝寿而跳舞时,“但张袖小举手”,在场的人都嘲笑他笨拙。景帝亦感到非常奇怪,于是问他怎么回事。刘发回答:“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景帝于是将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三地划与长沙国管辖。 [3]
后世纪念
播报编辑
刘发在长沙营建的大型建筑,成为后世纪念其人的重要载体。
定王台
因生母唐氏地位卑微,不得宠爱,刘发被分封至远离都城的“卑湿贫国”长沙。抵达长沙后,为表达对远在长安的母亲的思念之情,他命人从长安运土至长沙,在城东高地修筑高台,用以登高北望。 [4]此台因而得名“思亲台”或“望母台”。刘发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去世,谥号为“定王”,此台便随之被称为“定王台”。 [5]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发掘证实,定王台遗址在汉代确为一处高台建筑,印证了史料与传说的真实性。 [4]定王台历经兴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后台废弃后,原址曾建有定王庙。清光绪年间,此台得到重修。后不幸在1938年的“文夕大火”中被彻底焚毁,1986年,其旧址上建起了长沙市图书馆,其台基仍有迹可循。 [5]该台在历史上是长沙的著名古迹,历代文人名士常到此游览并题咏,留下了丰富的诗文作品。
与定王台相关的主要历史记述包括:
- 南宋: 淳熙十三年(1186),词人姜夔旅居长沙时,与诗人萧德藻同登此台,作《一萼红》词。理学家朱熹也作有《定王台》一诗。
- 清代: 嘉庆十九年(1814),湘潭人周廷茂倡导并组织重修,以石块加固并增高了台基。清代中期,熊少牧亦曾为该台题诗。
蓼园与定王宫
据文献记载,刘发在修筑定王台的同时,还在台旁兴建了王室规制的园林“蓼园”。此外,他还可能在长沙城内修筑了定王宫殿。这些建筑与定王台共同构成了刘氏长沙国早期的核心建筑群,是汉代诸侯王在封地建设活动的重要实例。 [5]
亲属成员
播报编辑
父母
兄弟
- 1.刘荣,临江闵王。
- 2.刘德,河间献王。
- 3.
- 4.刘阏于,临江哀王。
- 5.刘非,江都易王。
- 6.刘端,胶西于王。
- 7.刘彭祖,赵敬肃王。
- 8.
- 9.
- 10.刘越,广川惠王。
- 11.刘寄,胶东康王。
- 12.刘乘,清河哀王。
- 13.刘舜,常山宪王。
姐妹
- 1.
- 2.
- 3.
儿子
- 1.
- 2.刘苍,安城思侯。
- 3.刘成,宜春侯。
- 4.刘当,句容哀侯。
- 5.刘福,容陵侯。
- 6.刘童,路陵侯。
- 7.刘则,攸舆侯。
- 8.刘?,荼陵节侯。
- 9.刘拾,建成侯。
- 10.
- 11.刘喜,叶平侯。
- 12.刘义,夫夷敬侯。
- 13.
- 14.刘定,都梁敬侯。
- 15.刘狩燕,洮阳敬侯。
- 16.刘贤,众陵节侯。
王爵世系
播报编辑
第四代:刘建德,刘附朐子,始元四年(前83年)袭爵,甘露四年(前50年)去世,谥号“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