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无字碑歌
- 别 名
- 无字碑歌之武则天传
- 作品类型
- 古装、历史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导 演
- 陈燕民
- 编 剧
- 陈燕民,张文华,李忆嘉
- 制片人
- 刘汉博,朱文玖
- 出品公司
- 广州俏佳人音像制品公司
- 首播时间
- 2006年
- 网络播放平台
- 暴风影音,百度视频
- 集 数
- 40 集
- 每集时长
- 45 分钟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故事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讲述。在唐太宗身边被立为才人的武媚娘在默默无闻地度过了十余年的宫廷生活之后,终于遇到了一个另唐太宗刮目相看的机会。随着太宗的重视,她与太子李治也渐渐熟悉,两人对对方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并且很有好感。
唐太宗驾崩,武媚娘按照宫规,在长安城外的感业寺出家做了尼姑。不甘于如此度过此生的她,在高宗李治到感业寺上香的时候,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重新入宫的机会。随着儿子的出世,她由宫女到昭仪,又由昭仪成为皇后,以她特殊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扫清了障碍,肃清了宿敌,稳稳地坐镇在后宫的凤鸾之上。
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武皇后开始帮助丈夫临朝理政。她果断地扫除异己,使政归中宫。在这期间,她向皇帝提出了十二项政治主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建言十二事”,高宗李治对她的主张赞不绝口,诏准施行。夫妇二人形同合璧治理国家,时称“双圣”。
在高宗体弱患病,不能临朝的情况下,武皇后江山重任一肩挑,显示出了惊人的统治才能。大唐帝国以无比强盛的姿态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宗驾崩以后,君昏朝暗,已是太后的她毅然罢黜了既无能又自私的中宗李显,以一言九鼎的气魄,剿平了起自宗室的叛乱,用矫枉过正的方法迅速将反对势力匡正,国家的局势一天天好转,人们越来越拥戴这位有胆有识的女人。
为了守住江山,武太后应天命,顺民意,即位做了皇帝。于是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做了皇帝以后,武皇更加大刀阔斧,推行一系列政治主张,并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她一改科举旧制,开创了殿试,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她开设了武举科,为军队培养有素之人;她知人善任,逢才必用,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倡农促耕,减税轻赋,先使民富而后致国强;她面对外侮毫不退却,一举扫静边陲;她尊佛敬道,平息了佛道纷争;使她闻过责己,力主平反冤狱,把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一大批治国贤才从酷吏手中拯救出来。
最后,当她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她没有让武氏后人继承大统,而是把天下还给了李唐。她给后人留下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1]
分集剧情
播报编辑
- 第1集
- 故事从中国唐朝的贞观年间开始。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教场中驯服烈马。有一匹烈马叫啸腾越,太宗身旁竟无一人可驭。此时女眷中有一人挺身而出,说自己可驯服此马,但要太宗给她三样东西:一是马鞭,二是铜锤,三是利刃――初驯不服者用鞭,令其震怵,再驯不服者用铜锤,击其头颅,三驯不服者即用利刃,断其喉咙。莺语一出杏唇,满场文武皆惊。太宗定睛看去,说话的是他的才人,名叫武媚娘。入宫数载但一直未能得宠于君王的武媚娘于是来到了太宗身边。太宗年高体病,武媚娘侍奉在太宗左右,结识了太子李治,就是以后的高宗。太宗令太子每隔一日入朝听政一次,朝罢即入内侍病于太宗榻前,与武媚娘接触日渐增多。太子对聪明伶俐的武媚娘神不守舍,武媚娘独有的言谈话语深深浸入太子的心扉,但囿于宫闱之禁,两人只能情在眉目。太宗不久人世,思忖再三,将大业交给了太子李治,任命他的重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辅政顾命大臣,随即撒手人寰。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而武媚娘此时却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依唐律,属于皇帝的女人在皇帝去世以后,未生育过子女的一律出家为尼。武媚娘属后者,她跟在一队浩浩荡荡的女人后面出了宫禁,住进了长安郊外的感业寺。
- 第2集
- 尼姑的生活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险象频生,这些人的生命已毫无存在的价值,颇有任人刀俎之状。武媚娘天天盼着有重返人世,再睹天颜的那一天。机会终于到来了。高宗李治要为父亲还愿,顺便到感业寺看望一下父亲过去的女人们,在高宗心里,主要是要找到武媚娘。消息传来,感业寺里一片忙碌。武媚娘暗嘱自己,决不能放过这一辈子里重见天日的唯一机会。但感业寺里的尼姑已经有好几百人,在那么多人中让皇帝一眼看到不是件容易的事。主持分派事务的时候,只有喂马的活计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去,武媚娘站了出来,应下了这件女人们并不擅长的事情。高宗圣驾来到感业寺,在看上去毫无二致的尼姑中扫视,没有找到武媚娘。他为父亲上完香,在寺院中闲走。马群之中一位尼姑映入他的眼帘,他认出那就是武媚娘。高宗和武媚娘两情相悦,武媚娘求高宗把她接出感业寺。高宗很为难。他不能随便接回他父亲的女人。武媚娘只能与高宗泣别。宫里,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暗斗。王皇后知道了高宗在感业寺与武媚娘相见的事情之后,立即觉得武媚娘一定能成为自己和萧淑妃争斗之中的一张胜券。她不但不阻拦高宗私会武媚娘,还暗暗叮嘱主持允许武媚娘戴发修行。时光瞬过,武媚娘青丝已盈。高宗下诏,言武媚娘修行已满,已重获再生。他亲自来到感业寺,将武媚娘接回了宫中。武媚娘新的一生开始了。
- 第3集
- 重新入宫以后,武媚娘被安排在王皇后身边做侍女,身份虽然低微,但在高宗眼里,她已经是艳压群芳了。宫里王萧二人的明争暗斗,全被武媚娘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她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大儿子李弘出世了,这给武媚娘带来了命运的转机。高宗对她深宠有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王皇后和萧淑妃面对日益失宠之势而结成的联盟。武媚娘处处留心,善待宫中所有的人,她的和善与王皇后萧淑妃的跋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位既美丽聪慧又善解人意的武媚娘了。王皇后未曾生育,无后的情况使她感到自己的地位暗伏着危机。她先是收庶出的皇子陈王李忠为义子,然后和两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一起,力劝高宗立陈王忠为太子。而萧淑妃一直盼着高宗能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素节为太子。到底立谁为太子,高宗身边波澜四起,后宫纷争令人眼花缭乱。后宫的争斗越激烈,高宗越想找到一个清静之处,躲开令人心烦的是非,于是武媚娘的寝宫就成了他每夜必至的去处。武媚娘不仅使他身心愉悦,而且对朝堂之上的是是非非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更使高宗如获知音。高宗想封武媚娘为昭仪,地位仅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下。但武媚娘是先帝的女人,对她进行加封要顶住很大的压力。长孙无忌等人老谋深算,他们看出了皇帝心里的隐秘。长孙无忌先请高宗封武媚娘为昭仪,同时提出类似交换一样的条件――请立陈王忠为太子。在高宗准奏的同时,萧淑妃彻底失落了。武昭仪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沉着应对。她知道自己已在风口浪尖之上,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她都已经被卷进了后宫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她一面竭力侍奉着高宗,一面对眼前频生的险象处处留心。
- 第4集
- 太监魏安暗地里提醒武昭仪,告诉她现在要留心的是王皇后,王皇后又有地位,又有在朝中做宰相的表哥柳奭撑腰,想改变其他人的命运简直是易如反掌。武昭仪心里早就明白,萧淑妃一旦失宠,自己这张胜券就失去了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王皇后越来越难看的表情了。武昭仪渐渐把王皇后身边的人全都争取到了自己一边,以致王皇后的所有想法她都了然于心。遇事知己知彼,必然游刃有余。王皇后的几次寻衅都被她巧妙地应付过去了。她默默地忍受着,等待着改变这一切的时机。武昭仪在高宗身边能起到王萧二人无法起到的作用,就是遇到大事能帮高宗出主意。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二,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及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联合造反,要奉荆王元景为帝。唐高宗想处置这几个逆臣,又碍于这些人有的是自己的长辈,有的是先朝老功臣的后代,进退两难。武昭仪深知高宗的心思,她举太宗之例说服了高宗,使高宗下了决心,及时处置了房、薛、柴等人的内乱,一举稳定了朝局。永徽五年是个多事之秋。这一年武昭仪生了一个女儿。孩子未满周岁,却在宫中突然暴毙。据后宫的侍女讲,此前只有王皇后独自一人来过武昭仪宫里。小公主到底死于何因,宫里立刻众说纷纭。高宗认定是王皇后出于嫉妒杀害了自己和武昭仪的女儿。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长孙无忌认为如果王皇后想除掉武昭仪,直接对武氏动手即可,没必要向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动手。他的话说服不了高宗,高宗当即表示,王皇后已经不配做母仪天下的皇后了。但因为长孙无忌等人的竭力反对,高宗的废后之意迟迟不能实行。
- 第5集
- 失去女儿的悲痛很快被一腔怨愤所替代,武昭仪开始一扫以往的谦和之态,开始了她的反击。无数前朝的宫闱故事告诉她,默默忍受就意味着死亡。面对王萧二人越来越紧密的联盟,武昭仪采取了毫不退让的态度。武昭仪为高宗生下第二个儿子李贤之后,高宗想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想法日益坚定。对高宗的提议,朝中大臣已分成两派,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的力量似乎更加强大。太尉长孙无忌仍然是最大的障碍,他和褚遂良一唱一和,根本不把武昭仪放在眼里,连高宗私下里拜访他,都只落得个不欢而散。面对顾命大臣的抵触情绪,高宗颇感无奈。武昭仪大胆建议,与其在顾命老臣那里处处掣肘,不如大胆起用新臣。高宗茅塞顿开,立即显现出极其果断的帝王之气,他先是谪贬了王皇后的兄长宰相柳奭,又把王皇后迁入另宫,然后擢用许敬宗、李义府、李世绩等拥戴武昭仪的大臣,使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朝中一下成了明日黄花。一切迹象表明,立武昭仪为后只是时间问题了。武昭仪对高宗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深怀感激。长孙无忌这才不得不对武昭仪刮目相看,但他心里知道,他面对的这个对手,不是个等闲之辈。武昭仪在宫中潜心著书,写下了一部《女则》,对后宫中的嫔妃所循之礼做了细致的概述。这部书的问世给了所有人一个信号,这类训戒之作以往都是由皇后撰写,现在武昭仪虽未被确立,但已经在行皇后之事了。
[以上资料参考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以上资料参考 [3]]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武则天
演员斯琴高娃
配音-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先后执政长达五十年。一生经历颇具传奇性――太宗的才人,出家的尼姑,高宗的昭仪、皇后,临朝称制的太后,君临天下的皇帝。在她治下,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疆土辽阔,政权稳定,国力超前。她以她非凡的统治才华,在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之后,她把她呕心沥血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国家交还给了后代李唐统治者,从而实现了她的全部抱负和理想。
李治
演员张铁林
配音-
中国唐代第三代皇帝,武则天的丈夫。继唐太宗之后登上天子宝座,沿袭了他父亲的治国之策,创造了空前繁荣的“永徽之治”。在他身体欠佳,执政已力不从心之时,以超人的胆略,将朝政交给了才华横溢的皇后武则天,一手托起了名垂千古的一代女皇。
狄仁杰
演员方旭
配音-
唐朝名臣,武则天时期的著名宰相。才华过人,刚直不阿,集英、良、贤、勇、忠、信、智等优秀品质于一身,被武则天树为朝臣们的楷模。他向武则天提出了诸多建议,奠定了武则天统治的基本国策,并且,在武则天晚期还政于唐的决策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全部
[以上资料参考 [4]]
音乐原声
播报编辑
名称 | 作词 | 作曲 | 演唱 | 备注 |
---|---|---|---|---|
无字碑歌 | 陈燕民 | 马丁 | 毛阿敏 | 主题曲 [5] |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1.本剧是张铁林与斯琴高娃继《人生几度秋凉》后的再度合作。
- 2.张铁林要在剧中挑战二三十岁的唐高宗,为了外形与青年版唐高宗相符。在造型上参考了戏曲演员化妆的办法,不过这个“拉皮美容化妆法”可苦了张铁林。
- 3.对古玩、书法情有独钟的张铁林还在片中展示了自己的书法功底。 [6]
- 4.为演一个最贴近真实的李治,张铁林狂读唐史,希望能摆脱原来“戏说路线”的皇帝形象。 [7]
- 5.剧组拍摄一场老年武则天前往唐高宗的乾陵述圣碑拜祭的重头戏时由于该剧同期录音,这样一个不到一分钟的镜头,却因为现场各类杂音干扰,反复拍了4次。拍完后斯琴高娃在述圣碑前已站不起来了。 [8]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创作背景
导演陈燕民他一直对武则天这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有很深的情节,希望通过《无字碑歌》将对武则天的所有荣辱功过进行尽量真实客观的展示。 [9]
拍摄过程
斯琴高娃版“武则天”头饰颠覆以往造型,在参照历史壁画的基础上,大胆结合日本仕女的头型。导演陈燕民称日本服饰是唐代服饰的“活化石”,为了制作这次的服装,剧组设计师还专程去日本取经。 [6]
剧集评价
播报编辑
此剧虽演员阵容强大,但不少观众觉得这部戏剧情拖沓,节奏缓慢。剧中唯一的亮点就是由青年演员温峥嵘扮演的年轻时代的武则天。(新浪评) [10]
与以往所有描写武则天的历史剧都不同,《无字碑歌》本着“重史实、求客观、挖新意、找好看”的创作原则,对武则天的心理和灵魂进行深入挖掘,力图还武则天一个真实面貌、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生动、丰满的“女皇”形象。(新华网评) [13]
- 1.